【灾后社工服务二十四】十一月份工作回顾
由潍坊市新路社会组织发展中心承接实施的“重大自然灾害与突发事件社会工作服务国家支援计划——山东省寿光市洪涝灾后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在寿光市营里镇、羊口镇、上口镇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在省、市(县)民政局的领导支持下,在北师大、山青院等多位督导专家的全力指导下,15名社工带领志愿者骨干,在以社区为本的理念引领下,结合灾害社会工作的特性,以个案、小组、社区社会工作为专业方法,通过快速迅速介入,增权赋能,危机干预等方法,开展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活动。
一、小组工作
【儿童成长教育小组】
11月3日,李家湾村社工站开展了儿童成长教育小组。新路社工运用社会学习理论,通过引领青少年制定小组规范、开展破冰游戏等方式,协助减少组员间陌生感,增强小组凝聚力,帮助组员之间形成互助解决课业问题的关系。在此次小组活动中,组员经过互动游戏,自我表达和彼此学习,增强了组员对于小组的认同感,同时组员之间通过交流互动、协商讨论、互相帮助,不但解决了课业问题,而且建立了组员间的互助支持网络。
【防灾减灾教育小组】
11月6日,新路社工链接社会资源,特邀潍坊天源公益服务中心理事长、中级社工师、二级心理咨询师张艳青为李家湾村村民开展了防灾减灾教育小组。张艳青老师向村民讲述有关此次水灾形成原因、相应保护措施以及如何更好的防灾减灾、减轻村民人身财产损失等方法途径,把生动有趣的案例与社会学习理论相融合,用通俗易懂、寓教于乐的形式让村民认识到防灾减灾的重要性。
继上次防灾减灾小组后,11月19日,张艳青老师以村民日常生活中的安全隐患为例,再次与李家湾村村民分享交流,提升村民对防灾减灾的认识,不断强化自我安全意识。
【沙盘游戏小组】
11月11日,宅科村驻村社工、心理咨询师开展了一场“沙盘游戏”主题小组活动。孩子们积极参与沙盘游戏,精美多样的沙具让孩子们充满好奇,忍不住去想象,在小组活动中,孩子们可以放松玩耍,可以很快的把想象和情绪融入沙子和沙具中,通过小组成员的沙盘摆放,展现他们真实的内心世界。
【留守妇女编织小组】
11月13日,宅科村社工服务站新路社工发挥资源链接优势,为宅科一村的留守妇女带来一场趣味编织课堂。通过活动,新路社工为村民搭建了一个“原料供应—手工加工”的合作模式,让留守妇女以庭院经济的形式,为其家庭增加收入,助力家乡灾后生计重建。
继活动开展后,截止本月底,新路社工联合编织企业先后4次来到宅科一村收取村民编织的成品。此次可持续发展的编织小组收益人数68人,累计收益达到2976元。
【曲艺国粹坊小组】
11月21日,宅科村社工站开展了一场“曲艺国粹坊”小组活动,驻村社工组织村内曲艺爱好者一同参与活动。欢快的敲击节奏、成员间的互相配合让参与者们精神振奋,心情舒畅。此次活动的开展,既有利于增强村民身体素质,又有利于提升村内民俗文化素养,带动村内喜气祥和的文化氛围,改善灾后村民的阴郁情绪。
二、社区社会工作
【孝亲文化社区活动】
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孝亲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一直是强烈音符之一。2018年11月10日,新路社工链接社会资源,邀请国学院陈莹老师为宅科村的村民和青少年带来了一场以“孝亲文化”为主题的社区活动。
孝亲文化进社区活动普及了国学中孝道与感恩文化,增长了国学孝亲文化知识,在村内形成“孝敬父母”“关爱家人”的良好风气。同时,弘扬孝亲文化有利于缓解灾后村民阴郁情绪,提升灾后村内幸福指数,让灾民更加团结互助,为村民提高灾后重建能力提供精神保障。
【“老有所乐”社区演出】
11月17-19日,恰逢口子村物资交流大会,驻村新路社工借此机会,带领口子村志愿者协会、口子村老年人协会志愿者一起在幸福大院搭建起舞台,为成立的"老有所乐"吕剧团,秧歌队和广场舞队打造展示平台,给村民们带来一场浓郁的地方特色演出。村民们穿着艳丽的服装,载歌载舞,丰富的节目为这寒冷的严冬送来了春天的颜色。
【灾后防疫知识讲座】
洪灾过后,极易造成各种动物疫病的爆发和流行,为了加强对灾后防疫知识的宣传,提升村民的防病意识,11月22日,新路社工链接社会资源,邀请潍坊兽医协会王金山会长为村民进行关于狂犬病的预防讲座。此次宣传,为口子村村民参与防控狂犬病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营造了狂犬病防控全村参与,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
【“助力重建 关爱老人”公益摄影展】
日前,新路社会组织发展中心、寿光市民政局、潍坊市摄影家协会共同开展了“助力重建 关爱老人” 公益摄影走进李家湾村活动,为社区内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免费拍照、冲洗。11月29日,新路社工为前期李家湾村参加公益摄影的村民们免费发放冲洗好的照片。一张张开心的笑脸,一幅幅定格的美好,让灾区老人重燃心中温暖。
新路社工为行动不便的老人将照片送到家中
三、自组织成立
【宅科村应急救援队】
11月12日,新路社工结合本地实际,在羊口镇建立基层应急救援队伍试点。救援队以村干部和常年在家的村民志愿者为主体,就近承担急难险重任务。如遇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队在20分钟内可到达事发现场。另外,新路社工还为应急队员配发服装、头盔、急救包、逃生面具等应急救援装备等,为他们能更好的参与到交通疏导、维持秩序、巡夜等工作提供了充足的物资保障。
【乡村吕剧团、志愿服务队成立】
为了更好的融入村民,开展本土化活动,新路社工吸纳当地资源,成立了口子村志愿者协会和口子村老年人协会。同时,新路社工结合当地村民娱乐方式和文化特点,充分挖掘村中文体人才资源,相继成立了口子村吕剧团,秧歌队和广场舞队,为增强村民身体素质、活跃乡村文化氛围、提升村居朋友间的凝聚力添砖加瓦。
口子村志愿者协会
口子村老年人协会
【东北河村应急救援队】
新路社工基于前期深入调研,充分挖掘村内应急救援骨干并提供相关系列培训,当地村民村委也积极配合参与,11月22日上午,东北河村成立应急队。同时,为响应政府“减灾防灾综合示范社区”的创建活动,新路社会组织发展中心协助当地村民建立了社区微型消防站,特别邀请了应急救援专家,为应急救援队及村民普及减灾防灾知识,增强灾害预防意识,掌握灾害相关知识,提高自救和避险能力。培训结束后,救援队队员和村民结合所学,进行了实地操作演练,强化救援以及自救能力。
11月30日,为了提升应急队的专业化水平,新路社工再次邀请潍坊雷霆应急救援中心的老师们为东北河村应急队开展应急增能小组活动,培训内容涉及心肺复苏、烫伤、灼烧的处理方式、预防踩踏技巧、 伤口包扎、海氏法阻梗等。队员们为了使自己成为“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即胜”的队伍争相上阵,积极进行实操演练。
【李家湾舞蹈队】
11月26日,新路社工对接李家湾村妇女主任郝树俊,带领李家湾村舞蹈队队员和村内有兴趣的妇女村民开展了广场舞活动。此次活动的开展,不仅丰富了村民的业余娱乐生活,减轻了灾后生产恢复为村民带来的压力和消极情绪,同时还增进了村民的社群凝聚力和归属感。
【夜间巡逻互助队】
为了防范村民财产及人身安全的风险,确保夜间突发状况处理的及时性和有效性,新路社工通过与村委和村民代表沟通交流,决定成立李家湾村夜间巡逻队。11月26日晚巡逻队正式开展巡逻活动。
四、实地督导
11月22日,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张剑、省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科长王臻一行4人赴寿光市对“重大自然灾害与突发事件社会工作服务国家支援计划—山东省寿光市洪涝灾后社会工作服务项目”进行实地督导。潍坊市民政局副局长刘兴宝陪同。
张院长一行经过实地查看项目开展情况、查阅项目文档资料、与服务对象交流,重点提出两点意见:一是针对迎接终期检查,二是重点强调项目实施 过程的规范性、专业性、创新性和可持续性 。王主任也针对社工开展的个案进行了专业指导。
下午,督导组离开后,新路社会组织发展中心立即召开全体驻村社工会议,就各站点项目实施进展、督导组反馈的问题以及下一步工作计划进行研讨,为项目的改进和完善打下基础。
五、媒体报道
潍坊晚报对寿光市羊口镇宅科村建立的基层应急救援队进行了报道
潍坊电视台、潍坊传媒网、寿光电视台分别对东北河村应急队的成立进行了报道

驻村社工将继续秉持“助人自助的”理念,运用自身专业知识,为村民增能赋权,链接各种资源,助力灾后重建!
上一条:【灾后社工服务十五】十月份工作回顾 | 下一条:【灾后社工服务三十】十二月份工作回顾 |
相关评论 | |